行业资讯

2022-10
20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液,这些废水中含有随着水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基础原理
1、优先选择无毒生产工艺替代或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或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
2、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和产品的过程中,应严格操作、监督,杜绝滴漏现象,尽量采用合理的工艺和设备
3、废水中含有某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化物废水等有毒物质,应与其他废水分流,以便对有用物质进行处理回
4、水流量较大且污染较轻的废水,应通过适当处理循环使用,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城市污水处理负荷。
5、食品加工废水、制糖废水、造纸废水等类似城市污水的有机废水可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6、某些可生物降解的有毒废水,如酚、氰废水,应先经过处理,按允许排放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再进行生化处理。
7、有毒废水含有难生物降解,应单独处理,不得排入城市下水道。将废水和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或采用闭路循环是工业废水处理的发展

污水危害
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毒性较大,造成水生动植物死亡甚至绝迹。
2、工业废水还可渗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进而污染作物。
如果周围居民采用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将对人体造成危害,严重的将会导致死亡。
4、工业废水渗入土壤,污染土壤。影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5、一些工业废水还带有臭味,污染空气。
6、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再经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危害人体
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是相当大的,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俣事件”和“富山事件”都是工业废水污染所致。

方法分类
根据其作用,污水处理可以分为三大类: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
1、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来分离污水中不溶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常见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采用物理方法处理结构,结构简单、经济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或胶体状态分解氧化成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学方法的处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或回收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常见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该方法处理效果好,成本高,多用于生化处
根据程度划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第一步是去除污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通常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一次处理后的 BOD去除率仅为20%,仍不适宜排放,还需进行二级
从根本上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达到80%~90%的 BOD去除率,是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通常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常用生物膜处
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除氟、除磷等特殊污染物,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方法。
2022-09
14

什么是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总结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经验,设计了集BOD5、COD、NH3-N去除为一体、技术性能稳定的有机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具有可靠性好、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自动运行、维护操作方便、不占地、不建房、无需采暖保温等优点。
2、溶气气浮机
采用新型高效溶气设备——微泡发生器代替传统的引气设备将空气溶入水中,在气浮区安装若干斜管组,包括箱体、 刮渣器和螺旋卸料器。 形成完整的气浮净水装置。 分离地表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藻类和其他微团聚体。 回收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造纸废水中的纸浆。 代替二沉池对水中的污泥等悬浮物进行分离浓缩。
3、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超滤膜技术和生物催化技术,处理过程短、高效、节能。 是目前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 设备到达现场后,只需接水、通电调试即可投入使用。 占地面积小,基建资金少,项目周期短,投资成本低。 PLC自动控制设备运行的全过程。
4、叠螺机
当螺旋推轴转动时,设置在推轴外围的多个定、动叠片相对运动,在重力作用下,水从相对运动的叠片间隙中滤出,实现快速浓缩。 当螺旋推轴转动时,设置在推轴外围的多个定、动叠片相对运动,在重力作用下,水从相对运动的叠片间隙中滤出,实现快速浓缩。
5、板框压滤机
过滤推动力大、滤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等优点,在一些小型污水厂被广泛应用。
6、干湿分离机
采用无堵塞渣浆泵将需要分离过滤的原浆料泵送到脱水机的进料口,然后通过畜禽粪便的螺旋绞龙叶片对浆料和粪便进行挤压过滤 脱水机,过滤后的废水从脱水机的下端流出。分离出的固体物质从脱水机前段排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于接触氧化池供气、调节池预曝气和污泥消化池好氧消化。2、电器控制说明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自进水至出水采用PLC全自动控制。

2022-08
24
前言:蒸发结晶系统是由多个小单元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成套设备,在调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情况,有效的解决和避免调试中的不安定因素或错误操作,能有效延长蒸发系统的运行周期,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以下是广东环诺为您整理的关于蒸发结晶系统调试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1. 泵跳闸现象
 
原因分析:泵在工艺系统中起到物料传输的作用,如果泵停止工作,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在调试过程中,发生泵跳闸的原因包括:1.负载过大,包括物料粘度过大及固液比超标,导致电机抱死;2.泵腔有异物,卡死叶轮等;3.电机接错两相电源。
 
解决措施:1.电机选型无误的情况下,调高电流保护上限来解决跳闸现象;2.当泵运行时倾听泵内是否有异响,可判断泵腔是否有异物;3.开机前需认真核对产品规格型号,功率及电压电流等参数,避免接线与要求不符的现象。
 
 
2. 跑料现象
 
原因分析:在调试过程中,物料会出现在冷凝水中,造成料液流失及污染冷凝水的情况,其发生原因包括:结晶器中液位过高,气液两相分离空间小,料液被带走;物料在蒸发过程中雾沫夹带严重,除沫器达不到工作效果,造成料液被带走;系统真空度过高,超出设计范围,造成跑料现象。
 
解决措施:1.设计之初,充分考虑气液分离空间,且严格控制进料量,通过液位控制,避免液位过高现象的发生;2.严格控制物料浓度,对雾沫夹带严重的工况,应设计消泡装置或消泡剂加量;3.在结晶器分离室设置压力变送器,通过联控,稳定真空度。
 
 
3. 换热器结垢现象
 
原因分析:系统中预热器、蒸发器及冷凝器均起热量传递的作用,根据传热原理,垢层越厚,传热效率越低,进而缩短换热器的运行周期,而在系统调试过程中,结垢的主要原因是物料介质中的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沉淀,随着温度升高,沉淀结垢现象严重。
 
解决措施:1.尽可能降低物料中结垢性离子的含量;2.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通过在线化学清洗或离线化学清洗[9],来保证换热器表面光滑,无污堵。
 
 
4. 换热器结焦现象
 
原因分析:换热器通过换热壁将冷热料分隔,如破坏换热表面,增加焦层,则会使换热器传热失效。在系统调试操作过程中,结焦的发生原因包括:1.断料或进料量小于出料与二次蒸汽量之和而未停蒸汽,则会使物料液位下降,进而使得料液挂壁,造成设备壁面干烧而结焦;2.蒸汽压力过高,或操作条件突然变化,可能使传热表面严重结焦。
 
解决措施:1.严格按操作手册进行开停车,且进料管路设置流量计,进行系统监控,避免断料或少料而使设备干烧至结焦;2.蒸汽管路需设置蒸汽调节阀及稳压阀,控制蒸汽量不宜过高,如超量严重,需尽快切断进气阀门,且增大冷料量进行余热吸收。
 
 
5. 电气元件自动控制失效
 
原因分析:现阶段工程应用的蒸发结晶系统均已实现自动控制,其中调节阀、液位传感器、温度变送器及压力变送器在联动控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失效将会对系统产生小到控制失调,大到系统损坏的影响,其失效原因包括:1.调节阀定位器发生故障,无法实现远程调节;2.液位计失效,则无法确定实时液位,造成原因可能是液位计本体线路错误,也可能是物料起沫造成虚假液位;3.温变、压变失效,无法实时反馈系统温度计压力,可能温度探杆接触壁面,压变探孔被堵,造成其失效。
 
解决措施:1.调节阀一经损坏应及时返厂维修,且在出厂前做好检测检验,合格后,发往现场,如不能及时解决,可以选用备用方案,进行本地操作,但需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2.不同类型液位计应严格按照安装说明进行安装,液位探杆过长需考虑料液流动冲击,是否会造成测量失效,如因物料起沫造成虚假液位,应及时配比消泡剂或设置消泡装置;3.温变及压变应先排除接线问题,如无误,则查看其探头是否被包裹或损坏,系统中应设置本地仪表,可与传感器进行比对矫正。
 
 
6. 管路堵塞现象
 
原因分析:在系统结晶过程中,传输晶浆的管路因阀门设置及温控等因素会造成管路不同程度的堵塞,其堵塞原因主要包括:1.部分结晶物料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在管内壁结晶,造成管路堵塞;2.阀门在管路系统中起到切断的作用,当阀门闭合时,物料将会截止,当阀门全开下则物料流通,部分阀门在全开状态下亦会留有机械死角,造成晶粒堆集,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会造成管路堵塞。
 
解决措施:1.为了防止管路传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大,可设计保温措施或加伴热装置,保证物料不在管路中结晶而造成管路堵塞;2.阀门一般以结构简单、流通面积大为选用标准,如球阀,尽量避免选用截止阀或蝶阀,且在管路设置中尽量设置阀门一用一备,方便管路堵塞严重时拆卸管路。

> 解决方案

关注我们